济南起步区:从起步到起势,“未来之城”实景绽放
济南起步区:从起步到起势,“未来之城”实景绽放
济南起步区:从起步到起势,“未来之城”实景绽放齐鲁网·闪电新闻7月2日讯 盛夏的黄河之畔,热浪与建设热潮交织奔涌。站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展示中心顶层俯瞰,塔吊如林勾勒天际线,智能工厂折射科技蓝光,生态廊道蜿蜒(wānyán)如绿带,一座承载着国家战略的“未来之城(chéng)”正突破图纸(túzhǐ)约束,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出(chū)丰满肌理。从地下(dìxià)穿行的超级隧道(suìdào)到拔地而起的产业地标,从国际(guójì)合作的智慧结晶到万家灯火(wànjiādēnghuǒ)的温暖图景,起步区建设全面驶入“五年成形”冲刺期。从起步到起势,济南起步区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民生幸福的现代化新城画卷。
“钢铁巨龙(jùlóng)”潜行“两岸联通”接连提速
黄河河床之下30米,直径(zhíjìng)相当于五层楼高的(de)“泰山号”盾构机正以日均16米的速度坚定掘进。近日,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项目再传捷报: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平稳穿越黄河南岸大堤,项目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。这个世界(shìjiè)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建设,顺利攻克控制要求最高、风险持续性最长、水土(shuǐtǔ)压力(yālì)变化最大区间。
目前(mùqián)(mùqián),“山河(shānhé)(shānhé)号”盾构机已顺利完成一级水源(shuǐyuán)保护地沉砂池、黄河北岸大堤、黄河、黄河南岸大堤的穿越,掘进完成1376环、2752米,占盾构隧道总长的83.6%。项目机电部部长黄鲁说,“山河号”每天推进12—14米,目前已掘进2100多米,照此速度,预计年底可实现隧道贯通。
施工现场外,新开通的济南黄(huáng)河大桥(新桥)车流如织。按照省市交通优先(yōuxiān)原则,济南市持续加密通往起步区(qǐbùqū)的跨黄通道。除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(suìdào)以外,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北延工程计划于今年通车;济南航天大道黄河隧道计划后年通车。
与此同时,起步区还规划建设“三横七纵”、总里程(lǐchéng)132公里的(de)城市快速路,“九横十二纵”、总里程342公里的结构性主干路网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工道路里程292公里,具备通车条件(tiáojiàn)的约180公里。今年,将新启动42公里市政道路(shìzhèngdàolù)建设。
强化对外开放 中新合作迈入全新阶段(jiēduàn)
6月中(zhōng)下旬,中新济南未来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城发展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起步区召开,起步区中新合作迈入全新阶段,将在促进贸易投资、加强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、推进产业协同对接等方面构筑互利共赢新格局。据悉,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位于大桥组团,是起步区围绕未来信息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产业方向和未来城市建设领域打造(dǎzào)的。该产业城聚力(chéngjùlì)推进与新加坡的合作,是山东省首个中新合作实体化载体。
与会嘉宾、盛裕集团中国区总裁张祺表示(biǎoshì):“盛裕集团非常看好起步区的未来发展(fāzhǎn),也期待凭借我们在城市开发、低碳智慧、产业运营等领域的专业经验,同(tóng)起步区深化合作,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。”
日前,起步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(wǒmen)强化双边对接。与新加坡贸工部等政府部门、南洋理工大学等科教机构(jīgòu)深入对接,就重点(zhòngdiǎn)合作领域达成共识,建立了合作机制,落地首批14个合作成果。”
记者梳理发现,与此同时,起步区加快规划编制,聘请新加坡吉宝集团作为总顾问,围绕战略规划、合作模式、运营实施等(děng)开展顶层设计,并联合新加坡邦城集团、盛裕(shèngyù)集团开展重点合作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和(hé)规划设计,打造对新合作城区(chéngqū)建设新典范。
实际上,济南起步区(qǐbùqū)强化对外开放的步伐驰之不息,一直在(zài)加速拓展国际合作,拓展海外“朋友圈”。截至目前,济南起步区已落户(luòhù)“中国—加勒比发展中心”,设立境外“双招双引”工作站,搭建(dājiàn)鹊华观澜会等对外交流平台,不断提升对外合作能级。
发展动能澎湃 创新(chuàngxīn)引擎全速运转
驱车驶过崔寨组团,产业(chǎnyè)澎湃动能扑面而来:比亚迪济南基地内,机械臂舞动如林,一台台新能源汽车驶下产线。自(zì)2022年落户(luòhù),仅11个月便实现首台整车下线,堪称产业落地的 “济南速度”。如今的总装车间,生产线飞速运转,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,年内有望投产(tóuchǎn),全部建成后将带动(dàidòng)超3万人就业。
在光伏、氢能等新兴产业领域,起步区同样成果斐然。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、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、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(xiàngmù)纷纷抢滩布局。其中(qízhōng),爱旭济南工厂分三期建设,一期(yīqī)项目创下爱旭N型ABC电池组件先进产能最快投建纪录。待全面(quánmiàn)达产后,预计年节约用煤量2160万吨(wàndūn),减少碳排放5384万吨,未来还将携手(xiéshǒu)起步区打造零碳产业园,向着千亿产值目标大步迈进(màijìn),引领山东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新风向。
2023年底投用的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(huìzhǎnzhōngxīn)项目一期,去年累计举办展会活动35场,间接带动约180亿元的经济效益,济南也(yě)借此被评为(píngwèi)“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”。
“当前起步区形成(xíngchéng)了新能源(néngyuán)汽车、高效太阳能电池、氢能源等(děng)以新能源研发与应用为主要业态的大制造产业(chǎnyè),产业规模将近千亿元。”起步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服务业也实现(shíxiàn)快速发展,2024年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。起步区正在变成济南的“汽车城”“光伏城”“会展新城”。
住上“理想社区” 绘就(jiù)幸福生活底色
建设发展的每一处落笔,都以群众需求为基。当前,起步区正以“人”为核心勾勒美好生活图景,绘就一张(zhāng)张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(dájuàn)。
四年(sìnián)时间(shíjiān)里,起步区有序完成(wánchéng)鹊华、凤凰、河润、清宁、怡河(yíhé)、汇清苑、启新家园等社区的回迁安置,超2.5万名群众喜迁新居。仅2024年便建成238万平方米的安置房,完成27个村、4300余户(yúhù)、2.1万余名群众的回迁任务。今年,济南起步区正全力推进805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(ānjūgōngchéng),助力8.9万群众实现“就近进城”梦想。可以说,这张安置答卷格外有力度。
生活过得好不好,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(fāyánquán)。在(zài)鹊华理想社区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,记者看到了练习舞蹈(wǔdǎo)的居民,做手工的孩子,以及参与社区微业(wēiyè)的创业者。“社区配建的9600平方米体育馆6月试运营,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元运动空间。”鹊华理想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侃告诉记者,在理想社区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日间照料中心、综合治理中心等载体,打造了理想邻里、教育、健康(jiànkāng)、创业、服务、治理等6大场景。通过(tōngguò)标准化场景建设,为起步区回迁社区治理蹚出了新路子。应该说(shuō),这张治理答卷格外有温度。
如今,这份温度还在持续向外蔓延。放眼整个起步区,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民生(mínshēng)跃升: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实现首批招生,山东大学(shāndōngdàxué)第二医院北(běi)院区正式启用,国际学校等(děng)项目有序推进......这些重大公服配套,让这张民生答卷格外有厚度。
黄河生态廊道示范段(duàn),芦苇荡中飞起(zhōngfēiqǐ)成群白鹭。当夕阳熔金般浸染黄河,大桥组团的楼宇披上璀璨星光,一座新城的脊梁在天际傲然挺立。这从国家(guójiā)战略蓝图中破土而出的未来之城,正以绿色为底、创新(chuàngxīn)为笔、民生为墨,在齐鲁大地奋力书写着新时代奔腾不息的黄河华章。
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吴政宏(wúzhènghóng) 报道
齐鲁网·闪电新闻7月2日讯 盛夏的黄河之畔,热浪与建设热潮交织奔涌。站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展示中心顶层俯瞰,塔吊如林勾勒天际线,智能工厂折射科技蓝光,生态廊道蜿蜒(wānyán)如绿带,一座承载着国家战略的“未来之城(chéng)”正突破图纸(túzhǐ)约束,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出(chū)丰满肌理。从地下(dìxià)穿行的超级隧道(suìdào)到拔地而起的产业地标,从国际(guójì)合作的智慧结晶到万家灯火(wànjiādēnghuǒ)的温暖图景,起步区建设全面驶入“五年成形”冲刺期。从起步到起势,济南起步区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民生幸福的现代化新城画卷。
“钢铁巨龙(jùlóng)”潜行“两岸联通”接连提速
黄河河床之下30米,直径(zhíjìng)相当于五层楼高的(de)“泰山号”盾构机正以日均16米的速度坚定掘进。近日,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项目再传捷报: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平稳穿越黄河南岸大堤,项目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。这个世界(shìjiè)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建设,顺利攻克控制要求最高、风险持续性最长、水土(shuǐtǔ)压力(yālì)变化最大区间。
目前(mùqián)(mùqián),“山河(shānhé)(shānhé)号”盾构机已顺利完成一级水源(shuǐyuán)保护地沉砂池、黄河北岸大堤、黄河、黄河南岸大堤的穿越,掘进完成1376环、2752米,占盾构隧道总长的83.6%。项目机电部部长黄鲁说,“山河号”每天推进12—14米,目前已掘进2100多米,照此速度,预计年底可实现隧道贯通。
施工现场外,新开通的济南黄(huáng)河大桥(新桥)车流如织。按照省市交通优先(yōuxiān)原则,济南市持续加密通往起步区(qǐbùqū)的跨黄通道。除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(suìdào)以外,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北延工程计划于今年通车;济南航天大道黄河隧道计划后年通车。
与此同时,起步区还规划建设“三横七纵”、总里程(lǐchéng)132公里的(de)城市快速路,“九横十二纵”、总里程342公里的结构性主干路网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工道路里程292公里,具备通车条件(tiáojiàn)的约180公里。今年,将新启动42公里市政道路(shìzhèngdàolù)建设。
强化对外开放 中新合作迈入全新阶段(jiēduàn)
6月中(zhōng)下旬,中新济南未来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城发展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起步区召开,起步区中新合作迈入全新阶段,将在促进贸易投资、加强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、推进产业协同对接等方面构筑互利共赢新格局。据悉,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位于大桥组团,是起步区围绕未来信息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产业方向和未来城市建设领域打造(dǎzào)的。该产业城聚力(chéngjùlì)推进与新加坡的合作,是山东省首个中新合作实体化载体。
与会嘉宾、盛裕集团中国区总裁张祺表示(biǎoshì):“盛裕集团非常看好起步区的未来发展(fāzhǎn),也期待凭借我们在城市开发、低碳智慧、产业运营等领域的专业经验,同(tóng)起步区深化合作,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。”
日前,起步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(wǒmen)强化双边对接。与新加坡贸工部等政府部门、南洋理工大学等科教机构(jīgòu)深入对接,就重点(zhòngdiǎn)合作领域达成共识,建立了合作机制,落地首批14个合作成果。”
记者梳理发现,与此同时,起步区加快规划编制,聘请新加坡吉宝集团作为总顾问,围绕战略规划、合作模式、运营实施等(děng)开展顶层设计,并联合新加坡邦城集团、盛裕(shèngyù)集团开展重点合作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和(hé)规划设计,打造对新合作城区(chéngqū)建设新典范。
实际上,济南起步区(qǐbùqū)强化对外开放的步伐驰之不息,一直在(zài)加速拓展国际合作,拓展海外“朋友圈”。截至目前,济南起步区已落户(luòhù)“中国—加勒比发展中心”,设立境外“双招双引”工作站,搭建(dājiàn)鹊华观澜会等对外交流平台,不断提升对外合作能级。
发展动能澎湃 创新(chuàngxīn)引擎全速运转
驱车驶过崔寨组团,产业(chǎnyè)澎湃动能扑面而来:比亚迪济南基地内,机械臂舞动如林,一台台新能源汽车驶下产线。自(zì)2022年落户(luòhù),仅11个月便实现首台整车下线,堪称产业落地的 “济南速度”。如今的总装车间,生产线飞速运转,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,年内有望投产(tóuchǎn),全部建成后将带动(dàidòng)超3万人就业。
在光伏、氢能等新兴产业领域,起步区同样成果斐然。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、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、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(xiàngmù)纷纷抢滩布局。其中(qízhōng),爱旭济南工厂分三期建设,一期(yīqī)项目创下爱旭N型ABC电池组件先进产能最快投建纪录。待全面(quánmiàn)达产后,预计年节约用煤量2160万吨(wàndūn),减少碳排放5384万吨,未来还将携手(xiéshǒu)起步区打造零碳产业园,向着千亿产值目标大步迈进(màijìn),引领山东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新风向。
2023年底投用的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(huìzhǎnzhōngxīn)项目一期,去年累计举办展会活动35场,间接带动约180亿元的经济效益,济南也(yě)借此被评为(píngwèi)“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”。
“当前起步区形成(xíngchéng)了新能源(néngyuán)汽车、高效太阳能电池、氢能源等(děng)以新能源研发与应用为主要业态的大制造产业(chǎnyè),产业规模将近千亿元。”起步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服务业也实现(shíxiàn)快速发展,2024年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。起步区正在变成济南的“汽车城”“光伏城”“会展新城”。
住上“理想社区” 绘就(jiù)幸福生活底色
建设发展的每一处落笔,都以群众需求为基。当前,起步区正以“人”为核心勾勒美好生活图景,绘就一张(zhāng)张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(dájuàn)。
四年(sìnián)时间(shíjiān)里,起步区有序完成(wánchéng)鹊华、凤凰、河润、清宁、怡河(yíhé)、汇清苑、启新家园等社区的回迁安置,超2.5万名群众喜迁新居。仅2024年便建成238万平方米的安置房,完成27个村、4300余户(yúhù)、2.1万余名群众的回迁任务。今年,济南起步区正全力推进805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(ānjūgōngchéng),助力8.9万群众实现“就近进城”梦想。可以说,这张安置答卷格外有力度。
生活过得好不好,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(fāyánquán)。在(zài)鹊华理想社区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,记者看到了练习舞蹈(wǔdǎo)的居民,做手工的孩子,以及参与社区微业(wēiyè)的创业者。“社区配建的9600平方米体育馆6月试运营,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元运动空间。”鹊华理想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侃告诉记者,在理想社区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日间照料中心、综合治理中心等载体,打造了理想邻里、教育、健康(jiànkāng)、创业、服务、治理等6大场景。通过(tōngguò)标准化场景建设,为起步区回迁社区治理蹚出了新路子。应该说(shuō),这张治理答卷格外有温度。
如今,这份温度还在持续向外蔓延。放眼整个起步区,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民生(mínshēng)跃升: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实现首批招生,山东大学(shāndōngdàxué)第二医院北(běi)院区正式启用,国际学校等(děng)项目有序推进......这些重大公服配套,让这张民生答卷格外有厚度。
黄河生态廊道示范段(duàn),芦苇荡中飞起(zhōngfēiqǐ)成群白鹭。当夕阳熔金般浸染黄河,大桥组团的楼宇披上璀璨星光,一座新城的脊梁在天际傲然挺立。这从国家(guójiā)战略蓝图中破土而出的未来之城,正以绿色为底、创新(chuàngxīn)为笔、民生为墨,在齐鲁大地奋力书写着新时代奔腾不息的黄河华章。
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吴政宏(wúzhènghóng) 报道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